作为诗人、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的国文教员——何其芳与中央党校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1912年2月生,四川万县人。他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辗转各地教书。1938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艺文学系主任。1942年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4年随中共代表团到重庆,分管《新华日报》副刊。1945年8月至1947年3月在重庆做统战工作。1948年11月至1953年2月,在马列学院任国文教员、语文教研室主任。此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1955年6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7年7月去世。
从诗人、散文家到文艺理论家
何其芳少年时代即开始在当地刊物上发表诗文。大学期间写出成名作《预言》等一系列诗词。1936年出版的诗集《汉园集》和散文集《画梦录》让他声名鹊起。他深受新月派诗歌和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影响,早期的诗,艺术性强,以其姣妍、圆融和精深见称;早期的散文,可以说是不分行的诗或者散文诗,也可以说是诗的散文,以刻意追求形式、意境的美妙,表现青春易逝的哀愁和带点颓伤缥缈的幽思见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接触实际生活中,何其芳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改以往柔美、细腻、雕琢的文笔,转向较为朴素、自然、明朗的风格。1938年,他奔赴延安,写下散文《我歌唱延安》,传诵一时。他在延安鲁艺期间,培养了一批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他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自己的创作和思想。他在《新华日报》上连续发表《谈写诗》,认为最好的诗的源泉,不是个人的哀乐,不是自然的美景,而是人民大众的生活与其斗争。他的诗和散文创作,在内容上从空想到现实,在形式上从雕琢精巧到朴素生动,从脆弱的艺术“预言”到强烈的革命梦想。诗集《夜歌》反映了何其芳这种思想感情转变的历程。在革命洪流中,何其芳从诗歌创作转向撰写文学评论类文章,通过评论来阐明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方法。他积极参加文艺界的思想斗争和文艺战线上的大论战,经常进行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研究,写了很多受到重视和欢迎的文学评论文章。
认真负责的国文教员
全文约419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