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大学生利益诉求,及时回应大学生思想困惑,积极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其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强大阵地,最大限度地拓展高校网络育人实效。
激发主体活力建立统一协调的高校网络育人空间
构建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格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上下联动、教师员工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一支由学校宣传部、学工部门、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组成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网上辅导员队伍。强化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统筹整合、资源共享、沟通协调,实现育人功能的紧密嵌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整体性,深化“三全育人”模式。积极调动学生骨干的积极性,成为学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辅助和补充。
加强校园网络媒体的沟通与互动。打造主渠道的控场优势,主动设置网络议程,提前把控舆论导向。优化网络思政资源配置,通过大数据信息渠道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云平台,在云平台中汇集网络意识形态资源,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引领,推进内容资源、渠道资源、用户资源的汇合。深入挖掘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如“大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明星辅导员”“名人名嘴”,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奋斗,把故事讲生动、把道理讲犀利,给学生心灵震撼、敲击、警醒、启发。
依托大数据资源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效力
利用大数据捕捉网络思政热点和大学生关注点。运用大数据统计热点问题的网民点击量、评论量,精准高效定位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关注点。同时将大数据运用到议程数据挖掘分析中,掌握网络即时动态和议程设置的主动权。增强网络舆情应急能力,对敏感事件和突发事件及时监测、预判和处置,做到及时疏导,舆情可控。
全文约1744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