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工匠精神,精辟阐释“执著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涵,强调“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职业院校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国工匠”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厚植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职业院校的历史担当和重大使命。
营造良好文化生态环境,铸造“匠心”风骨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宗旨、传统、教风、学风、校风等构成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匠心”风骨形成的重要基础。
整合文化生态资源。有效整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将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化传统、企业文化和高职院校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优化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整合教师和学生的文化价值体验,不断完善教师的工匠文化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工匠文化素养结构。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创业、文化娱乐等领域开展不同形式的“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技能人才”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信念。
打造文化传播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交流平台,组建学生文化社团、学习小组等,探讨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可对工匠精神进行细化分类,形成“尚技”“崇德”“道技合一”“重义轻利”等文化专题,用持之以恒、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等工匠精神特质滋养学生心灵。
落实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锻造“匠技”本领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实施科学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创新工匠精神培育方式。
全文约190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