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集中表达,其蕴含的影响力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竞争力后,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无形资产和稀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今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创新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展示,焕发千年古都时代风采。”这无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文化遗产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接下来,西安需进一步挖掘自身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守护利用好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此提升文化遗产竞争力,实现文物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协调融合,助推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打造多元化的文化遗产生产力。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其物化载体,如都城、帝王陵墓、礼制建筑、军事要塞、水利工程遗址及其相关物化遗物等,都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着眼于世界层面的文化意义,我国开展了重大线性文化工程的保护、文化标识工程,向世人展现了文明大国、东方大国、社会主义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如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站在新起点,西安可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明脉络这一主线,来构筑中华文明标识,向世界阐释、展示西安文化遗产价值的中国性、东方性与世界性。同时,要不断丰富拓展文化遗产产品体系,按照主题联合申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红色遗产、水利遗产、军工遗产等纳入遗产产品谱系。
全文约2546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