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工作,都有哪些实用的好习惯?

2022-08-16

在体制内工作,都有哪些实用的好习惯?


1.接收文件,及时分类归档。 

养成分类归档文件的习惯,主要有两大好处: 

一是可以防止文件堆积如山,造成工作上的错乱。一份文件处理完了,就及时归档,能够清楚地辨明哪些事项处理了,而哪些事项还有待处理,有利于理清头绪,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在需要查阅文件的时候,可以快速地找到,而且还利于同类工作的统筹和谋划。现在,很多人都用“日期+类别+文件名”来命名电子文件,也是个非常不错的做法,值得借鉴。 

尤其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养成及时归档的工作习惯,不仅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工作遗漏,还会让领导认为你做事有条有理,不粗心,不马虎,妥妥的加分项。 

2.撰写材料,善于模仿借鉴。  

在体制内工作,若是不会写材料,那所谓的工作能力就打折了一大半。 

因为不管处理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所谓的材料。开始的时候,需要总体方案和推进计划;过程中,需要情况统计和讲评材料;即便完成以后,也需要归档资料,以备上级检查。 

写材料并不是个很难的事情,关键是要掌握方法和技巧。比如,模仿借鉴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同类工作,看看别人的方案是怎么写的,看看别人的发言是怎么讲的,照葫芦画瓢。 

当然,要想写好材料,提高材料工作的能力,一定要注重学习和积累。比如,学好公文格式规范就非常重要。别看文字排版很简单,现实中很多人都做不到材料格式规范。 

3.大项工作,做好资料留底。 

对于每年都要开展的大项重复性工作,做好资料留底绝对是完成工作的捷径。 

比如,每年年底都要组织年终工作总结,而且每年的总结又大同小异。那就在今年年终总结后,把每个环节的资料留存好,等到明年年底的时候,只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它是重复性开展的,只要没什么较大的变动,都可以通过留存资料,来减轻重复开展的工作压力。毕竟方案、推进计划和讲话之类的东西,都差不到哪里去。 

全文约1993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