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工委”机制运行 巧解社区治理困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图谱”,时隔两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纵向看,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地方治理的微观基础,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从横向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包含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成效的试金石。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地方治理要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这一命题下,调适基层社会治理思路,创新治理举措与行动路径。兰州市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精神,创造性提出组建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社工委”),以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共享化、多元化水平,助力“强省会”行动实施。
社区治理的“末梢困境”。近年来,面对人民群众诉求日益多变,服务需求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原社区治理模式呈现出反应慢、解决难、服务碎片化等问题,可以从“秩序、生活、关系”三个纬度观察。社区秩序方面,由于制度性秩序尚未形成广泛共识,尤其是共识性较强的德治民约等尚未有效建立,使得居民群众在参与民主协商、纠纷调解、居民自治等方面存在一定制度方面的痛点和堵点。社区生活方面,社区人口构成的变化导致社区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增加,但满足居民需求的服务供给却呈现出短缺情况,且服务供给无法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社区关系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原子化发展,社区内人际关系疏离化,社会纽带松弛,个人与公共世界疏离,如何重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关系互动是社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难点。
全文约2058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