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主要经验及做法
XXX村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高举团结旗帜,促进民族交融,把民族团结创建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巩固提升、卫生乡村建设、美丽XXX创建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强化基层基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一是建机制、强保障,工作体系全面建立。遵照XXX“在XX,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总要求,严格落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常务干部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将创建工作纳入全村重点工作。形成了“支部统一领导、村两委齐抓共管、综合协调、各组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重理论、抓学习,全体村民广泛参与。发挥好“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深入持久开展“进村、进户、进活动场所”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把XXX关于民族工作的XX论述、XX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作为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依托驻村工作队、青年自愿者服务队每月2次深入村、组、农户等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每周不定时利用微信、抖音让党的声音传进各族群众心中。每月组织1次群众会、小组会、院坝会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村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营造了“人人讲民族情、人人说团结话、人人做进步事”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