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垃圾分类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如何化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同时,总书记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在全国相继开始垃圾分类普及工作之时,《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动垃圾分类深入到生产的每个环节、生活的每个领域、生态的每个角落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为深入学习先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法,找准不足,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市区对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交流研讨,形成了如下调查与思考。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全体社区居民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访谈
调查内容:对于垃圾分类的知晓情况,对垃圾分类的支持程度,对垃圾分类的内容学习情况,对垃圾分类的建议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生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数量,循环利用社会物质资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可以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有利于营造清洁的城市环境;同时,对各种垃圾分别进行针对性地处理,可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土地占用。目前国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效果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分类标准不一,而清运、中转和终端处理环节又缺乏相应配套。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政策制定缺乏完整性、可执行性,监督体系和奖惩体系缺失。使得垃圾分类不能很好地成为一个长效机制发挥作用。
2、中端垃圾运输环节,垃圾分类标准设计不够具体,分类设施标准有待统一、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分散。垃圾的“混装、混运”现象严重,多数城市更依赖于环卫部门或垃圾站的“二次分拣”。即使居民按照分类规定进行了垃圾分类投放,但在中端垃圾运输环节时垃圾车还是混装拖运,所以民众认为这是徒劳无益的事,降低了分类的热情。大家感觉政府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对民众的教育、引导不足。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