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铺战斗:伏击战斗的经典范例
1938年3月31日,为牵制日军并策应我军在晋西和晋西北地区作战,八路军第129师在响堂铺地区利用有利地形巧妙设伏,对日军辎重部队发起突然攻击,一举歼灭日寇400余人。此次战斗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钳制了日军对山西正面战场的进攻。
精心筹划,巧妙设伏
1938年2月,日军由邯郸进占长治后企图继续西犯,妄图与沿同蒲铁路南犯之敌在临汾、汾阳、离石、风陵渡等晋西南重镇会合后,继续向黄河其他渡口进犯,进而威胁潼关、西安以及陕甘宁边区。1938年3月16日,八路军第129师在神头岭地区成功设伏,重创日军。为扩大战果,进一步破坏其战略计划,第129师决定再给日军一次打击。经过现场勘察和情报研判,师长刘伯承和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邓小平决定把邯(郸)长(治)公路上的响堂铺定为此次战斗的伏击地点。
响堂铺位于太行山南麓,处在涉县到东阳关之间,是邯长公路上的必经之地。这里正好是一处东西走向的河谷,邯长公路在这里沿小河而过,公路几乎就是这条小河的河滩,上面碎石满地,人员行走尚且困难,汽车通行更为不便。路南是高山,多为悬崖峭壁,不易攀登。路北为起伏高地,地形相对平缓,且谷口较多,利于部队隐蔽和出击。等到战斗打响,只要卡住东西两端,敌人便插翅难逃。为支援黄河沿岸日军行动,敌人严令后方加快补给,邯长公路上的日军运输车辆日渐增多。经仔细侦察,敌人多用汽车运输,一次几十辆甚至上百辆集队通过。
因刘伯承已于战斗开始前奉命到八路军总部参加东路军将领会议,所以此次战斗实际由副师长徐向前直接指挥。在和邓小平商议后,徐向前决定以第386旅第769团主力和第771团全部,分成左右两翼预伏于响堂铺公路以北之后宽漳至杨家山一线山地,并各派出小部队到公路以南山脚下设伏,防止敌人逃窜;以第769团一部阻击涉县方向援敌,并以其一个连进驻王堡负责保障后方安全;以第386旅第772团作为预备队,将其主力集结于马家拐,并派出小部队向东阳关方向警戒,阻击由东阳关及黎城来援之敌,同时掩护我伏击部队侧后安全。前哨指挥部设在响堂铺路北后狄村的山坡上。3月30日晚,各部队利用夜暗分别进入指定位置。
半路截击,勇猛杀敌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