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的必由之路

2024-04-03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正在加速显现,气候变化形势日趋紧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气候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倡导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当地时间2023年11月30日,世界气象组织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显示,至2023年10月全球平均近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值高1.40±0.12℃,全球气温升幅正不断逼近2℃“临界值”。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增强,对全球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均构成长期威胁。 


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22年大约有3200万人因洪水、风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而流离失所。 


极端天气事件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1970至2021年间,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3万亿美元。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在《2000—20XX年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报告中指出,2000年至20XX年,全球共发生7348起重大灾害,42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约2.9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超1980年至1999年间的4212起重大自然灾害。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好,与气候变化也直接相关,数百万人正面临着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频发强风暴和不稳定降雨所带来的影响。北美、欧洲雪灾严重,南美则经历干旱,巴拿马运河不得不限制通航。 


气候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形成肇始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订。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各缔约方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了气候治理的最终目标与合作原则,即“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法律框架与制度基础。 


全文约291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