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助餐服务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建设老年食堂、助力老年人就餐,不仅是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解决城市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以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为例,街道地处老城西北角,常住人口8.5万人,其中60岁以上2.08万人,占总人口24.47%,老龄化特征明显。街道探索社区养老助餐特色服务方式,以“新街口街道父母食堂”为中央厨房主阵地、区域养老驿站为配送服务端口、发动多家签约社会餐饮企业为联盟补充的父母食堂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解决了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就餐问题。父母食堂养老助餐服务体系中,养老驿站作为配送服务端口,是连接老人和食堂的重要桥梁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社区养老驿站发挥着基本养老服务主体作用,承担着各项养老工作。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养老驿站存在功能单一、专业服务能力低、作用有限和市场化程度低、经营困难的问题。作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依托,驿站不可或缺,亟待转型。
推进养老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其低辐射力、低成本运营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一是事业与产业发展不协同。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市场服务”的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边界不清,市场服务发展不充分,社会和公益力量分散,职责、定位和发展机制不清晰。养老事业投入对养老产业的培育带动作用还不明显。二是父母食堂、养老驿站、社会餐饮企业各主体之间互为支撑的协同效应不明显。父母食堂作为制作端主体的宣传力度不足,驿站有一定辐射范围但覆盖度有限且不具备制餐功能,互相之间联动不够,就近便利服务老人吃饭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功能定位导致作用发挥不明显。养老驿站的定位是提供公益性基本养老服务,员工工资以及房屋租金等成本负担重,缺少社会化收益反哺,长效运营困难。此外,由于服务项目少、吸引力不够,服务群体受众有限,吸附老年人购买服务、为父母食堂引流作用不佳。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