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广电媒体要在理论传播创新上持续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对媒体理论传播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凭电波传输起家、靠技术发展传承的广电媒体,责无旁贷地要扛起这份责任,其中地方广电媒体在这个责任链中,肩负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传播使命。而现在有些地方广电媒体明显跟不上理论传播的拍,踩不上有效传播的点。其表现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传播没有韧性,持续传播认识不足。随着从业人员的交替换代、技术发展的更新迭代、节目改版的有所取代,理论传播阵地有被逐渐弱化的倾向。二是理论传播人才短缺,持续传播后劲不足。在从业人员少、学历比较低的境遇下,从事理论传播人员捉襟见肘,有传播心无传播力,难以固化专业理论传播队伍。三是理论传播对象不清,持续传播关联不足。传播的理论没有内在逻辑,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自说自话,形不成有效传播。四是理论传播形式单一,持续传播引力不足。多数采用单向灌输说教模式,难以触动人心,即使“飞入寻常百姓家”,也难入脑入心。地方广电媒体如何遏制这种颓势,切实发挥基层理论传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精准用力。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