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志士身上的君子人格

2024-04-06

仁人志士身上的君子人格


君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把君子文化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是我们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应有之义。而要做好这一工作,不仅需要从古代君子文化中发现那些在今天仍有意义、仍有价值、仍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内容,使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且还需要对君子文化在近现代中国的延续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具有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君子”,把这些并不遥远的“君子”作为今天中国人的道德楷模和直接榜样。 


鸦片战争后的近现代中国,短短100多年间经历了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上下求索、流血牺牲、英勇奋斗;在那个大时代中,君子文化也与时俱进,呈现出新的内涵、新的意义、新的特点。“君子”的称谓,在今天也没有消失,仍然在百姓生活中经常使用;但君子人格的内涵,却在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下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保留着古老的道德内容,而且吸纳了新的道德观念。这些新的道德观念,以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为价值取向,是近现代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精神境界和道德实践的升华,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近现代中国,有一批被人们称为“君子”的仁人志士。这种新的君子人格,正是通过他们的生命跃动和风骨气节,典型而生动地体现出来。这就使君子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意义和特点。 


在中国近代史上,被人们公认为“君子”者,首先当推“戊戌六君子”,即在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中牺牲的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他们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并献出自己的生命,是为了挽救民族的危机,探寻中国的出路,正如谭嗣同在《仁学》中所呼唤的:“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因此,在他们身上,既延续了中国古已有之的舍生取义的君子人格,又体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这种新的君子之德,标示了一种新的君子人格。 


全文约2064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国企领导干部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2.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2篇)
  3. 医院副院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4. 主题教育个人自学计划表
  5. 支部班子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6. 乡镇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7. 机关单位党组书记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8.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9.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上年度整改+四个带头+个人事项+典型案例)
  10. 2025年学校党建工作计划
  11. 县团委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12.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3. 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点评意见(6个点评意见)
  14. 2024年公司党委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情况报告
  15. 宣传委员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6. 上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17. 市交通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8. (120篇)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四个带头)汇编
  19. 对照“四个带头”剖析“典型案例”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含2023整改事项_4方面15
  20.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2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