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委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专题党课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对江苏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对全国其他地方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论述,精准地揭示了新发展阶段生产力演进的内在规律和特征,深入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明确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今天,我重点围绕如何在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探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和方法。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我国地域广阔,横跨东西数千里,纵贯南北数千里,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从东部的沿海城市到西部的高原草原,从南方的热带雨林到北方的寒冷森林,这种地理和气候的多样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条件。然而,正是这些条件的差异,也造成了各地区间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设施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比如,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先进;而一些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研设施也不够完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各地实际的发展策略。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机械地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而是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精心设计、精准施策、分类指导,确保发展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制定和实施发展策略的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极为重要。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不动摇、不放弃。同时,我们还要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找准各自区域的发力点和主攻方向,避免盲目跟风、一窝蜂地上马项目,造成资源浪费和产业泡沫化现象。我们应当鼓励创新,倡导理性投资,以高质量的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全文约2899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