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君子品质

2024-04-14

《论语》中的君子品质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是整部《论语》的重要关键词。从开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到结尾“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君子修养体系。书中所涉君子内容甚多,或围绕君子进行论述,或直接描述君子的人格特质,或以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来彰显君子的品性风貌,或举例说明君子的修养境界等,充分阐释了孔子对君子的看法。 


在道德标准上,君子以仁为本。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也是君子品格的应有之义。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为君子,正是因为他心怀仁德。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违背仁的原则,在匆忙紧迫时坚持如此,在颠沛流离时亦坚持如此。仁是君子最为重要的品质,是君子内在遵循的道德准则,是君子时时刻刻追求的完美人格。樊迟问仁,孔子道:“爱人”。仲弓问仁,孔子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还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孝悌的亲亲之情,通过推己及人,达到博施济众,就是仁的扩展过程,也是君子践行仁的基本要求。 


在行为规范上,君子约之以礼。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不仅学识渊博,还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礼的作用,孔子在《论语》中这样表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将礼作为恭敬、谨慎、勇敢、率直这些德行的前提条件,以礼来加以节制和规范这些德行,才能使其没有劳倦、畏惧、莽撞、刻薄的流弊。礼对于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君子以礼为范、循礼行事,才能使其德行适度合宜,才能使其人格更加完备。 


全文约2284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工作指引
  2. 县委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涵养“四种情怀”
  3. 国企党支部书记在公司党委巡察整改反馈会上的表态发言
  4. 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5. 在县2025年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6.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总结评估报告
  7. 在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的讲话:学习法治思想
  8. 市交通投资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范文
  9. 村(社区)“两委”换届风险防范情况汇报
  10. 传达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违规吃喝问题交流发言:以规为矩筑清风,工会扬帆启新程
  11. 某县2025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情况
  12. 县工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3. (6篇)2025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计划重点任务清单范本
  14. 领导班子学习教育对照查摆问题清单(五个方面)
  15. XX党支部班子成员违纪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
  16. 学习教育“回头看”情况报告
  17. 烟草专卖局领导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心得体会
  18. 公司党总支关于《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情况自查报告
  19. 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不足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