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君子品质

2024-04-14

《论语》中的君子品质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是整部《论语》的重要关键词。从开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到结尾“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君子修养体系。书中所涉君子内容甚多,或围绕君子进行论述,或直接描述君子的人格特质,或以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来彰显君子的品性风貌,或举例说明君子的修养境界等,充分阐释了孔子对君子的看法。 


在道德标准上,君子以仁为本。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也是君子品格的应有之义。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为君子,正是因为他心怀仁德。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违背仁的原则,在匆忙紧迫时坚持如此,在颠沛流离时亦坚持如此。仁是君子最为重要的品质,是君子内在遵循的道德准则,是君子时时刻刻追求的完美人格。樊迟问仁,孔子道:“爱人”。仲弓问仁,孔子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还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孝悌的亲亲之情,通过推己及人,达到博施济众,就是仁的扩展过程,也是君子践行仁的基本要求。 


在行为规范上,君子约之以礼。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不仅学识渊博,还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礼的作用,孔子在《论语》中这样表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将礼作为恭敬、谨慎、勇敢、率直这些德行的前提条件,以礼来加以节制和规范这些德行,才能使其没有劳倦、畏惧、莽撞、刻薄的流弊。礼对于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君子以礼为范、循礼行事,才能使其德行适度合宜,才能使其人格更加完备。 


全文约2284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