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三位一体”整治模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为破解农村地区环保问题面宽量大、运动式整治难以根本奏效的问题,近年来,县探索以补充要素缺口、攻坚突出问题、巩固整治成效为目标路径的“三位一体”整治模式,构建形成常态化高效协作格局,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党政引领、社会参与、村民主体,落实“三类配置”补充要素缺口
一是落实组织机构配置。探索实行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县级领导包片负责、职能部门合力攻坚、乡镇村社具体落实”原则,将乡镇、村社整治任务分解为若干板块,每个板块都有县、乡、村主要领导负责,都有专职保洁员、劝导员、督导员具体落实,构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落实人员框架配置。针对政府单边主导力量薄弱、人员构成不平衡矛盾,按“市场服务为主、公益岗位为辅、志愿队伍补充”进行人力整合。村社两委按“每500人设置1名保洁员”标准购买专业保洁服务,同时设立人居环境整治公益性岗位,从事保洁保绿、河道清洁;由新乡贤牵头成立村社志愿服务队,提供垃圾清理、清洁无劳力贫困户寓所等服务。目前全县共配备保洁员5190名,开发公益岗位1100个,动员志愿服务7.8万人次。三是落实资金结构配置。为破解资金投入量少面窄矛盾,探索“政府注资、社会融资、村民筹资”模式整合财力。通过对上争取、本级拨付、整合涉农资金方式,累计投入3.4亿元;通过PPP模式向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县北控排水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污水处理项目等特许经营,撬动社会资本14亿元;建立农村污染治理受益者付费机制,在*镇分别试点推行“1元方案”(居民自主自愿每人每月缴纳环境整治专项金1元)与“农户付费制”(按农村居民2元、场镇居民80元、商户100元标准每月征收),将自主缴纳与强制征收并轨运行。
二、夯实基建、规范体系、补齐短板,统筹“三大革命”攻坚突出问题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