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并非出自偶然,而是有文化的内涵和用意蕴含其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抓住其“以文化人”的本质,引导人们在欢度节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伦理道德教育,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节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古人认为,“人无伦外之人”。人必须处理好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五伦”),即父子、夫妇、长幼、君臣(上级和下级)、朋友关系,才能达致个人幸福美满,社会和谐安定。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强调以此来保障人们过上童年积福、中年造福、老年享福的人生。古人对伦理道德教育极为重视,利用并创造一切机会进行教育,包括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和影响,如古人常常立下座右铭、墓志铭等,其内容常常起到勉励进步和警示后人等积极作用。在商汤王用于盥洗的盘上也刻有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便每天洗脸之时提醒自己日新其德。这说明古人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对人进行教育,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传统节日设置的主要目的也就在于此——加强道德教育、和谐人伦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伦理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抓住节日“以文化人”的文化本质。在古代,“文化”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文”,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像站立的人形状,文的本义为文身。《说文解字》云:“文,错画也,象交文。”后来,“文”泛指符号,引申为文字,并进而有了文章、礼乐等释义。“化”的甲骨文和金文像两个人形,一个正立,一个倒立,会意变化颠倒之意。可见,“化”的本意为变化。《说文解字》解释:“化,教行也”,是“化”的引申义,意为人受教而变化。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学、文艺、建筑、雕塑,包括节日,对人进行教化,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崇善向贤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