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再思考
1929—1933年期间,全球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这场大萧条发源于美国,随后快速席卷全球,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至暗时刻。
股市崩盘触发失业率飙升
1920年代,美国经济一片繁荣,身处“咆哮的二十年代”。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之下,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信用消费文化盛行,家庭和小企业等小额借款人债务急剧增长,国家债务积压严重。同时,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泡沫日益膨胀。1929年,美国有200万至300万家庭把钱投入到股市,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买卖股票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爱好,整个国家都沉醉其中。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灾给了美国沉重一击,股市在经历了5年狂涨之后突然大崩盘,美国开始陷入经济危机。根据穆雷·罗斯巴德所著《美国大萧条》的记述,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10亿美元,下降到了1932年的410亿美元,接近腰斩;工业产值下降了47%,真实GDP下降了30%;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下跌89%,全美国银行倒闭将近一半。这些数字的背后,1500万人失去工作,失业率最高达到26.7%,有900万个储蓄账户被清空。
大萧条最初在美国爆发后,迅速蔓延到欧洲、北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还殃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于1930年出台《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大幅增加商品进口税,各国竞相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结果是世界贸易总额下降了四分之一以上。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深远而沉重的打击。
大萧条的影响不仅仅囿于经济领域,也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极大冲击。经济大萧条期间民众普遍陷入贫困,生存底线不断被压低,民众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社会秩序难以维持。贸易保护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内部矛盾和分歧不断被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和日本国内极端民粹主义抬头,不断鼓吹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最终滑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危机根源
大萧条最初的导火索原本只是华尔街的一场股灾,但是却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重大经济社会危机,是诸多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