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历久弥新”
历久弥新,通常指某一种东西没有因为时间变得陈旧腐败,反而更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物品还要更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时,多次强调这些文化主体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化属性。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超民族性、超时代性的文明属性,凝聚精神力量推进文化自立自信自强,以文化为内生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20XX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缘起于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史,根植于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宝库,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智慧之所在,其影响跨越千年、延续至今,具有“亘古亘新”“历久弥新”的特色,是今天我们在世界各民族文化激荡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丰富,其中蕴含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人合一、厚德载物、于安思危、于治忧乱、亲仁善邻等思想,都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精神财富。
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历久弥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传递中国人民和平发展的愿望与期盼、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和平解决国家间遗留问题开辟了新道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风云诡谲,不确定性与不安全性前所未有,我们要进一步坚持与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与周边国家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与空间,从而实现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