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巧用“加、减、乘、除” 为基层减负增能
2023年以来,x区突出问题导向,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工作法,从统筹资源、调优规模、建章立制、规范事项等方面发力,探索出一条符合x实际的社区减负增能之路。
一、高效联动,统筹资源做加法
区始终把社区减负工作作为高位统筹、低位布局、迅速集结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一网联动等方式,将减负工作有效抓起来。
高位谋划,部门协作联抓。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社区减负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29个部门、3个街道等治理力量横向联动,明确工作职责,召开专题会议6次,及时研究推动试点工作。印发《社区减负试点工作方案》,明确9大项任务34项具体措施,进一步理顺职能部门、街道、社区权责关系。
用活资源,社会资源联用。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模式,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建立139个涉及养老、托幼、社区食堂等社区治理重点项目库,补齐城市社区发展短板。建立“莱茵小灵通”“九哥工作室”“社区盟友”等社区服务平台,链接社会资源、人才资源等,提供多元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全域覆盖,一网统筹联动。按照“不交叉重叠、全域覆盖”原则,在原有226个基础上新增339个综合网格,同步新增339名网格员,实现每个网格服务约400户居民;在“三无”小区按100~150户标准,新设380个“微网格”,形成“多网融合、一网统筹”新体系。
二、因地制宜,调整规模做减法
针对社区治理空间结构不合理、服务承载能力不匹配等现状,通过拆大、划小、科学布局等,合理确定规模。
合理拆分,缩减社区半径。坚持合理拆分超大社区,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服务人口过多、辖区面积过大的7个社区优化调整为12个,划小管辖范围,匹配社区服务承载能力。结合城乡社区建制规模分类指导标准,探索建立顺应人口变化规律的社区规模和社区类别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社区规模与社区形态、人口分布、地域范围等相匹配。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