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乡愁
故乡具有慰藉心灵与滋养生命的精神力量,最能拨动在外游子的心弦。正因如此,在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中,乡愁成为重要主题。而借诗抒怀、消解乡愁的文学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鼎盛时期的唐代尤为普遍。
在唐诗里,时常能读到游子思念亲友的浓浓乡愁。“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李白客居他乡,茫无定止,想到一双儿女无人怜爱,不禁心忧如煎。“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悲叹骨肉离散,相逢无期,遐想兄弟们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以此慰藉思亲之苦。“别母乌南逝,辞兄雁北还。宦游偏不乐,长为忆慈颜”,张万顷宦游途中时常因思念母亲而满怀愁绪。
怀恋故乡风物习俗也是唐诗中乡愁表达的要素。“正月蜂相见,非时鸟共闻”“江柳非时发,江花冷色频”,杜甫发觉异乡的花鸟与故乡不同,认为它们出现在“非时”,还颇显“冷色”,满怀对故乡风物的偏爱。沈佺期被流放在外,逢遇寒食节,不禁想念起家乡岭南风俗,并作《岭表逢寒食》,感叹“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
乡愁因游子离乡别亲而生,唐诗乡愁作品之多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仕进之路日趋开阔,而且唐代疆域辽阔,朝廷重视边功,唐人建功立业的抱负高涨。然而求仕之路充满坎坷,诸多不如意之处难免加深游子的漂泊之苦。
科举制中的常科和制科取士亦需要求仕者长期离家远赴京师,科举及第并非易事,且任官后仍需离乡仕宦,因此,士人在漫长的宦游经历中常因羁旅生活的孤寂、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生怀乡之情。据宋代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选举考二》记载,唐代科举考试平均每年录取的进士只有二十余人,流传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即50岁的人考取进士都算比较年轻的。士人们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还需要有高官名士的援引,因此唐代行卷之风盛行,求仕者往往奔走他乡四处请托以得权贵引荐;当考取功名后,由于“本籍回避”的任官制度,任官者又要赴他乡任职,很多士人因此长期游历在外。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就描述了诗人向权贵请托的悲辛与屈辱;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他在80多岁才告老还乡;白居易也曾发出“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的感叹。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