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告诫年轻干部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古人讲:‘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一古代箴言,旨在要求年轻干部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如此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语出北宋苏辙《上皇帝书》。苏辙一生心系天下,勤政务实,博览诸子百家,尤尊孟子思想,十分擅长史论和政论。《上皇帝书》是苏辙上书宋神宗,对王安石变法提出意见的一篇政论文章。苏辙在劝谏神宗精兵简政时提出,筹定规划、主持大局必须把握简明的总纲驾驭纷繁的事务,而把握简明的总纲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就必须做到“心不可乱”,随后提出了“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这句箴言。这句箴言的大意是说,心正才能心境平和、头脑清醒,有利之事发生就必能意识到,有害之事发生就必能觉察到,从而能够走对路、做成事。这句箴言强调了守住内心的重要性,其所包含的“正心”思想为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所重视。
中国古人历来重视心的修养。新儒家学派的徐复观认为,心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特性,中华文化的价值根源来自人心,而非外在的神或权威。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文化是主观的、唯心的。恰恰相反,心作为价值根源,正是要通过克服私欲、成见等主观性,使客观事物不受歪曲而原原本本地进入心中,从而使人明辨是非利害,从而做事无不成。这种理念使得中华文化高度强调内心世界的美好状态,在个人修养上追求一个不被主观偏见和私利贪欲所污染的澄明之心,在政治理想上追寻“内圣外王”的王道社会。这种对澄明之心的追求最早在《礼记·大学》中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强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提出“正心”是儒家进行道德修养和立身治世的基本步骤之一。纵观历史,“正心”为历代所推崇,至宋明理学尤甚。从汉时董仲舒《士不遇赋》所云“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到晋代傅玄“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再到宋时程颐“进修之术,莫在于正心诚意”、朱熹“万世学者之准程也”,无一不彰显正心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重要性。
全文约3219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