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文化蕴含的家道伦理与社会担当

2024-05-06

君子文化蕴含的家道伦理与社会担当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有一天和鲁哀公对话,鲁哀公希望找人帮助治理鲁国,孔子告诉他人可以分为五类: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圣贤是儒家最理想的人格,君子也是比较高的境界。孔子不把自己当成圣贤,但是以君子自许,勇于做君子其实应该作为一种人生追求。


君子的“君”,文字结构上本来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尹”下面是“口”,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君就是治世的人。君者尊也,君子就是引领者发布政令,小人就是普通的民众进行跟随。一提到“君子”,大家马上就会想到一个有修养的人,马上就想到有教养的人。“君”“子”合在一起我们马上想到《大学》里面“欲治其国之先齐其家”和“家齐而后国治”,这意味着家庭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的融通。


这对于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如果不让孩子融于社会,不让孩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的价值需求一致起来,就成不了被社会大众认可的君子。“君子”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方向。如果我们再把《论语》和《大学》联系起来读,《大学》字数并不多,却用大段不厌其烦地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及修、齐、治、平之间的联系,特别强调的是方向感和逻辑性。这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联。


由此,我想到《礼记》所记曾子的话:“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大孝尊亲”就是“大孝使亲尊”,大孝的孩子一定让父母更加尊荣。例如,在传统中国社会里,一个孩子的父母是普通百姓,儿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最终高中皇榜,父母一定比儿子还要高兴幸福。所谓“大孝尊亲”,可谓内涵丰富。年轻人只有对社会有贡献,被社会接纳、认可、嘉许,父母才更受社会尊重。中国人追求“扬名声,显父母”,也是君子文化的内在意义。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协同与协调,也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统一起来。教育的方向就是要使受教育者遵守、接受社会价值观的约束,力争得到社会的认可。正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但如何树立正确家风,需要认真思考。


全文约1978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前“四个带头”集中学习交流发言
  2. 市发改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3. 在县委巡察工作复盘会上的讲话
  4. 财政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商会支部班子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统战部部长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7.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8. 2024年村党支部书记年终述职报告
  9. 党委书记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0.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11.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人对照检查(政协)(四个带头)
  12.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四个带头”5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
  13. 地市级单位关于2024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情况的报告
  14. 医院药剂科​党支部书记2021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15. 党支部书记2024年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汇编(5篇)
  16. 区纪委监委2024年普法工作总结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