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表面上仅一字之差,实质上是对办好思政课理念的再更新,视野的再开阔,格局的再拓展。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为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指明了方向。
回应学生关切,讲好“理论大课”。课程育人应切实提高课程质量,聚焦“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坚持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目前,思政课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设计,“大思政课”建设应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心理及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思考的主体、收获的主体。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选择权,让学生在多样选择中培育创造性。
融通理论实践,讲好“实践大课”。对实践教学认识足不足、重视够不够是制约“大思政课”发展的重要问题。新时代“大思政课”视域下的实践教学,不能简化为学生社会实践,忽视引导学生挖掘实践过程中的育人价值,背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目标。也不能固化为“任务式实践教学”,完成课程“规定动作”,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陷入模式化的形式主义窠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思政课”是“行走”的思政课,要按照学习的规律来设计实践环节,将实践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增强实践在教育中的分量,构建符合科学性、体现先进性、彰显时代性的实践教学。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