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完善网格化工作体系深化城乡精细化治理
近年来,xx区聚焦城乡精细化管理,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为依托,通过建立和运用网格化工作体系,制定和实施“1+1+10”城乡环境精细化管理系列方案,推动城市从单一化、粗放式服务管理向个性化、精细化服务管理转变。
一、网格化工作体系运行情况
1、处理问题能力明显增强。自xx年数字城管平台建成运营以来,通过市、区两级平台已采集、派遣、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超过15万件,目前日均派单量已超过300件,基本消除了过去城市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自为政”、“管理空洞”、“相互推诿”等弊端,部分疑难复杂问题和隐性问题得到了公开。
2、处置问题效率明显提高。目前,我区处理任务分别来源于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专业信息采集员采集下派案件、区数字指挥中心专业信息采集员下派案件、市民投诉案件。目前案件处置时限,1个案件从信息采集到处置完毕,最短在2小时内完成。
3、部门服务质效明显提升。采用电脑辅助统计分值的考核办法减少了人为的柔性成份,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消极懈怠现象明显减少,齐心协力,共同关注、及时解决问题的氛围逐步形成,执法方式从原来的被动发现处理转变到现在的主动监督处理。
二、存在问题
1、网格覆盖不完全。一般来说,行政村(社区)是划分各类网格的基础单元,经过自然村的几轮归并,行政村的区划基本稳定了下来,但村与村之间的边界仍呈现犬牙交错的情况,产生了很多“三不管”地带和“飞地”,为明确管理权限,特别是已经实现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地区,要尽量实现网格的“无棱角”、“格式化”,打破基层现有利益的禁锢,才有利于今后的各方面管理。
2、网格员责任过重。部分职能部门把行政工作直接“下放”到村社区,每个村社区多个网格集于一身,增加了社区的工作负担,网格员往往是一人多岗多责,根本无暇落实具体工作,上级部门将条线考核直接架在村社区头上,部分地区推行网格化后,一股脑的将相关责任下发,网格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执法手段,无法正常履职,最终反而导致两者相互推诿,互不履职。
3、群众参与不充分。目前很多部门通过第三方来发现和解决问题,但这些第三方并不在网格内生活,他们的视角和群众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群众缺乏足够的参与感,配合网格管理的积极性也不高。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