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赵抃的治灾之道

2024-05-12

北宋名臣赵抃的治灾之道


治灾自古就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十分考验官员的能力担当。北宋名臣赵抃(1008—1084年)人称“铁面御史”,素以刚正清廉著称。然而,赵抃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治灾能臣。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夏天,两浙路(今浙江省和江苏省南部)遭遇罕见的旱灾,同时蝗灾、瘟疫接连暴发,据史料记载,当时仅两浙西路受灾死难人数就多达50余万,灾情异常严峻。大灾之际,身为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州的赵抃临危不乱,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救济灾民,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曾巩在《越州赵公救灾记》中称赞赵抃:“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赵抃的治灾事迹留给后人诸多启迪。 


见微知著谋定而动 


早在两浙灾情初露端倪、越州境内尚未出现饥荒之时,赵抃就敏锐地觉察到了灾情风险,开始积极备灾。备灾从何入手?赵抃抓住“粮食”这个要害,谋定“七问”,寻找治理之策。七问,即赵抃询问越州各县官吏的七个问题:哪些乡出现了旱情,能够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百姓有多少,应从官仓领取救济粮的百姓有多少,可供受灾百姓修建的工程有多少,赈济百姓的官库钱粮有多少,富人能够捐出的粮食有多少,可以募集到的僧、道、士的余粮有多少?“七问”看似琐碎平常,实则非常关键,是灾情相关情况的总体梳理。赵抃以“七问”谋篇,掌握了救灾的现有条件,并初步明晰了救灾方向。由此,各县迅速统计出孤老病弱等无力自救的百姓有21900多人,紧急募集粮食达48000多石,大大超过官仓每年按例发给贫困百姓的救济粮3000石,及时缓解了粮食危机,给救灾开了一个好局。 


对灾情的“见微知著”连同务实的“七问”,充分显示出赵抃敏锐的风险感知力和果断的行动力。 


运筹有力细致周全 


赵抃救灾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从容有序,正如曾巩所评价:“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全文约241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