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礼赞青春的乐章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顶。”《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曲,从诞生那天起,就以其蓬勃的朝气、创新的热情镌刻着历史,时至今日,每每听来,歌声穿越时空的魅力依然长存,激荡起一份温暖人心的情感共鸣,值得一代代青年人不断回眸。
追寻抗联足迹,汲取创作源泉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歌剧《星星之火》中的核心唱段,《星星之火》讴歌了东北抗日联军和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展现了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坚定决心。该歌剧由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创作,侣朋为导演、编剧,李劫夫作曲,1950年12月首次在哈尔滨演出。
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一直是广大文艺创作者萃取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1949年,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副部长李劫夫和剧作家侣朋在白山黑水间深入探寻当年东北抗联英雄足迹。在东北抗联战斗过的地方,他们不禁为战士们所面临的恶劣条件感到震撼。抗战时期,东北抗联使用的武器十分简陋,作战形势异常复杂,还面临着缺衣少食、挨冻受饿的现实困境,但东北抗联将士勇于挑战人类极限,在深山野林、冰天雪地里,英勇无畏地与数十万敌人进行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日史诗。
在这次创作素材的采集过程中,一位被大家称为“老李头”的抗联老战士事迹令李劫夫一行印象十分深刻。“老李头”的真实姓名叫李升,1867年出生,自幼在山东德州的一个运河码头搬运工家庭长大,28岁时来到东北地区谋生。1933年,已近古稀之年的李升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抗联担任交通员工作,具体负责传递文件情报、护送过往干部等任务。他生活经验丰富,机智沉着,腿脚又快,利用年岁大的优势,以“父子”“父女”“公媳”等关系为掩护,多次护送杨靖宇、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周保中等抗联战士来回过往,每次都圆满完成了任务,所以东北抗联的战士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抗联的父亲”“抗联的老爷爷”。1951年国庆节,李升受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得到毛泽东送的一根刻有“革命之父”四个字的手杖。
热血铸就青春,永远向光而行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