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路径

2024-05-14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路径


经过长期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技术进步、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化救灾保障体系创新、国家粮食与安全储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安全。 


农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等特点,以及区域农业资源类型多样、农业生态环境复杂、产业分工加快但制度化协作机制建设存在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和发展保障能力差异大等问题。此外,农业发展还面临较为严重的洪涝、冰雹、干旱、冻害、干热风、病虫害等风险,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将切实提升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水平。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手段。但需要清晰认识和深刻把握农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基础性载体是4种类型的农业基础资源,即农业用地、林业用地、草原草场以及内河、湖泊及近海等渔业资源。围绕有效开发、科学赋能、产能提升、绿色保护等构建环节,与时俱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立农”之本。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水平的目的,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一是在有效保护4种类型农业基础资源数量的基础上,确保农业用地、基本农田用途的合理规划,将18亿亩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体系。二是补齐土壤改良和农田排灌设施短板,在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基础上,健全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赋予高标准农田新动能,进而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及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树立大食物观,并以之为引领,支持树立大农业资源观和农业产业观,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的食物生产与供给体系。因此,应基于区域农业、省域农业和食物资源禀赋,适时启动高标准林业用地、高标准草原及畜牧业用地,以及高标准湖泊、内河及近海体系建设,构建有效落实大食物观的载体制度和体系。 


全文约2203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传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专题会议讲话提纲
  2.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3.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4.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5.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6.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7.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8.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9.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10.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1.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2.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3.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4.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5.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6.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7.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8.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9.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20.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