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
县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奋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广东,要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县域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要义,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其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质态。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县域发展新动能,要从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智能技术赋能、强化科创成果转化三个方面下功夫。
引导创新资源向县域流动,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技术的革新进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持续的渐进性科技创新将催生技术革命性突破。2023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广东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于“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县域仍为科技创新薄弱区域。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变革,既要重视优势效应、集群效应,也要重视溢出效应。要合理引导区域创新资源流动,依照《广东省促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促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加快向粤东粤西粤北县域流动聚集,打造分布更加均衡、结构更加合理的区域创新格局,建立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持续产出更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实现科技质变性、革命性突破奠定扎实基础。
聚焦实体经济革新,推动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在广东县域经济结构中占比较高,通常具有支柱性地位。培养县域新质生产力,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实现县域实体经济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赋能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2023年广东出台“技改十条”,推动超93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增速创6年新高。要继续加强对大型企业的转型引导以及对小型企业的资金扶持,全面推进县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现代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使实体经济焕发新生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支撑。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