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千年荆楚文化的瑰宝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历史悠久,文脉绵远,是古人类重要起源地、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富集地,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始人”“郧县人”化石,实证了东方人类故乡历史的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铜绿山矿冶遗址,开创了中国青铜文明的第一个高峰;勃发兴盛的楚文化,创造了璀璨夺目的精神物质成果;三国时期的动荡分合,上演了一出出流传千古的英雄传奇;数十位明代藩王遗存,展现了明代物质生活的丰饶;近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彰显了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气概。20XX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时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被誉为“荆楚文化中枢”和“国家文化客厅”。现有文物藏品46万余件(套),体系完整,荆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物为代表的史前文物,以盘龙城和楚国、曾国文物为代表的商周青铜器,以曾侯乙竹简、包山楚简、睡虎地秦简为代表的战国秦汉简牍,以及以梁庄王墓、郢靖王墓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物等四大特色系列,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世界古乐器之王”——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湖北省博物馆最知名的馆藏文物,是迄今考古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音乐性能最佳的青铜编钟,被公认为中国先秦时期礼乐文明的代表。
197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某部在驻地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城郊公社团结大队境内的东团坡扩建厂房。在平整土地对红色砂岩山岗实施爆破时,发现了古墓的迹象,随即向当地文化部门报告。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开始进行考古发掘。从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铭文上,可以得知墓主是战国早期诸侯国曾国一位名为“乙”的国君。
曾侯乙编钟出土时陈列在曾侯乙墓的中室,由65件编钟组成,包括钮钟、甬钟、镈钟3种不同类型的钟。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总重约5吨,规模宏大,气势撼人。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