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呵护孩子成长

2024-06-08

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呵护孩子成长


今年6月1日是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三周年纪念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确立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一项基本原则,即“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其本质要求是以未成年人权利为本位,在权衡各方利益时将未成年人的利益放在更加特殊、优先的地位,选择对未成年人最为有利的做法。该原则被称为构建和发展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帝王条款”,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对接,体现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观念和立法的重大进步。 


三年来,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指导下,我国为保障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提供了更为完善、科学的法律依据,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了一道更为安全的“防火墙”。新时代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法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问题,贯彻好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需要更精准的规则、更协调的法规衔接体系、更适宜的司法特殊程序和更紧密的社会共治机制。 


明确概念内涵,约束法律适用中的自由裁量权。未成年人保护法采取“基本原则+具体要求”的立法模式,但未对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内涵作直接界定。这一原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什么对儿童有利、什么会伤害儿童,有时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且“最有利于”的表述本身也反映出对未成年人利益的考量,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评估权衡过程,这进一步增加了法律适用的困难,可能影响相关案件的公正处理。 


因此,应当对该原则的内涵进行尽量明确,一方面,吸收国际法层面尤其是《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一般性内容,在理念基础、理解维度、适用范围、适用方法、优先地位等方面体现国际共识。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社会文化传统与观念加以具体化,对该原则进一步拓展丰富,适时通过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案例,将优先保障、有效参与、全面发展,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与素质化发展等实质性内容纳入该原则的内涵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扩充、发展未成年人的具体权利,增强该原则适用标准的可操作性。 


全文约2357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党课
  2. “七一”党课讲稿:汲取党史智慧力量,淬炼过硬组工作风
  3. 市应急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下阶段工作计划
  4. 县总工会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5. 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
  6.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巡视整改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讲话
  7. 国有企业关于构建巡视整改长效机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8. 2025年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2篇)
  9. 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报告
  10. 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开门办教育实施方案
  11. 走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新路”
  12. 在2024年全市社会化禁毒宣传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13. xx县水务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14. 公立医院满意度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15. 组织部长在部机关全体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