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今辉映的千年名城

2024-06-09

扬州:古今辉映的千年名城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因《尚书·禹贡》“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南临长江,北负淮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水运悠悠,文脉滔滔,造就了扬州南北交融、人文荟萃的独特气质,也赋予了扬州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的城市文化。20XX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考察,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一座古今辉映的千年名城正在现代化新征程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生生不息的文化名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邗沟、筑邗城,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就此连通,南北物资从此可便利交换,开启了扬州2500多年的通史式繁华。历史上的扬州曾有过3次鼎盛时期——西汉中叶,吴王刘濞定都广陵,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广通商运,扬州迎来历史上第一次发展高峰。隋唐时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扬州凭借襟江带海、江河交汇的地理优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至中唐时,“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史称“扬一益二”。清代中期,扬州居交通要冲、富盐渔之利,出现空前繁华,城市人口超过50万,成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也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十大城市之一。 


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的兴盛,孕育了星罗棋布、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有10个遗产点、6段河道跻身世界遗产,雕版印刷、古琴、剪纸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金字招牌享誉中外。 


无数文人墨客也把最美的词章和无尽的风雅留给了扬州。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诠释了扬州城市文化的繁盛;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王建的“夜市千灯照碧云”,表现了扬州工商文明的繁荣;黄慎的“人生只爱扬州住”、郑板桥的“十里栽花算种田”,反映了扬州百姓生活的繁庶;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王士祯的“绿杨城郭是扬州”,则描绘了扬州水绿相依的秀美风光。 


全文约2727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青年干部座谈发言稿参考汇编(3篇)
  2. XX乡镇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心得体会
  3. (3大类28方面)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问题清单及整治台账
  4. 组工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党课讲稿
  5. 做好省委巡视期间信访工作讲话
  6. 传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专题会议讲话提纲
  7.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8.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9.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10.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11.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12.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13.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14.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15.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6.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7.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8.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9.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20.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