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党课: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发展方向和财政政策支撑

2024-06-12

财政局党课: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发展方向和财政政策支撑


自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以来,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架构持续得到细化和完善。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为特征,摆脱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轨迹,与新发展理念相契合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厘清其关键特征、驱动因素和发展路径,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一、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驱动因素和发展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使命,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细化,不仅强调“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而且指明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关键技术领域。至2023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更提出构建一个“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明确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随着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概念的不断深化及实践的深入,新的生产力理论成为指导这一进程、服务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必要条件。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焦点,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讨论超越了新型工业化的范畴,共同强调了对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视,尽管二者的侧重点存在差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明确了目标即“做什么”,而新质生产力则进一步探讨了方法即“如何做”,关键在于指导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须遵循特定条件,这映射了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对过程管理与目标导向相融合的本质要求。这一进程有望促进我国产业发展模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并成为未来阶段我国产业政策取向的关键指标。


全文约4813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2. 国企集团公司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3. 某法院党组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4. 政协党组书记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
  5. 市委宣传部长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反面案例)
  6.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含案例剖析)
  7. 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前“四个带头”集中学习交流发言
  8. 市发改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9. 在县委巡察工作复盘会上的讲话
  10. 财政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1. 2024年组织生活会商会支部班子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12. 市委统战部部长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3.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4. 2024年村党支部书记年终述职报告
  15. 党委书记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6.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17.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人对照检查(政协)(四个带头)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