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时代答卷
古郡潮州,地处南海之滨、广东最东部,历来风景秀美、人文鼎盛,有着“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美誉。建制2000多年来,滔滔韩江绕城而过,哺育着勤劳勇敢的潮州儿女,巍巍韩山临江屹立,象征着绵长悠远的潮州文脉。
潮州文化被称为“中原古典文化活橱窗”“中华文明活化石”。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州文化体系。走进潮州古城,仿若时空交错,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日常生活编织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动人画卷。
昌黎旧治海滨邹鲁
潮州古城中轴线——太平路,俗称“牌坊街”。这里23座石牌坊鳞次栉比,皆为纪念历代先贤而建。最南端的“十相留声·太山北斗”坊,纪念的是唐宋时期10位踏足潮州的宰相,以及唐代潮州刺史韩愈。“十相留声”是古代潮州一段耀眼历史,对潮州人文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十相”谪途中展露的孤高风骨,为潮州树立起见贤思齐的精神标杆,受到潮州士民的累世景仰。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元和年间,一代文豪韩愈被贬潮州,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韩愈一直高举儒学道统旗帜,治潮仅8个月,他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延师兴学,致力于造福一方百姓。眼见潮州州学废弛、人才凋零,韩愈先是捐出俸禄改善生员膳食,又大胆起用本地人才,举荐进士赵德主持州学,潮州士子学风为之一振。可以说,得益于韩愈兴学育才的举措,潮州有了累世文运昌盛。潮州人于是将江命名“韩江”、山命名“韩山”,并修建韩文公祠以纪念其功绩。
此后,许多来到潮州任职的官员,纷纷效仿韩愈,力求在“昌黎旧治”上有所作为。他们修缮韩祠、兴学课士、教化民风,不断改变着潮州的文化生态。及至明代,潮州科举成就辉煌,进士达到160人,名列广东各州府前茅,可谓继继绳绳、人才辈出。
滨海之州,向海而生。潮州的海上交通与贸易活动也发迹较早,唐代潮州瓷器已远销海外,宋代以后,潮州的丝绸、茶叶、红糖等商品经由韩江水路出海销售,潮州成为东南沿海外贸重要港口、海上丝绸之路重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