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多元文化和多边主义

2024-06-16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多元文化和多边主义


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正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危机。尽管世界各国都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赤字仍在不断扩大。自然的退化并不纯粹是一个环境问题,它涵盖经济、文化、地缘政治、社会正义和人权等各方面。各国应尊重多元文化、坚持多边主义,秉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清洁、美丽、繁荣的世界。 


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多元文化、多边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生物多样性是多元文化源远流长的基础条件。生物多样性造就文化多元性。文化是人类在依附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创造、不断丰富又不断革新的人类活动的总和。生物多样性是文化多元性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自然生态、气候条件与群落生存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随之孕育了多彩多姿的多元文化。中国有56个民族,无论是居于平原抑或高山、深谷,各民族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因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不断发展创新,酝酿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品格,造就了诸如东南地区的桑基鱼塘、西南地区的高山梯田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典范例。 


多元文化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源头活水。在中国,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往往是民族聚居区和文化特色区。各民族生活在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中,世世代代积累形成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产生活习惯,体现了最朴素的生态保护理念。例如,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约孙”,主要是指保护马匹、保护草场、保护水源、防止荒火、珍惜血食、节约用水等;在傣族传统知识系统里,保护森林、爱护大自然是必须恪守的,他们生活在原始热带雨林中,却绝不随便砍伐一棵树。近年来,各民族的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焕发新生机,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可以说,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相互依存,正是因为有了多样的生物,才有了多元的文化。反过来,多元文化又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强劲动力。 


全文约271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