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的三个途径

2024-06-21

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的三个途径


在基层治理中,“小马拉大车”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基层治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老问题老现象,也是影响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问题。“小马拉大车”问题,通常用来形容基层治理中任务、责任、目标、规模与能力、权限、实力、基础不匹配,造成“马疲车挤”“看得见管不着”,甚至“政策走了样”等现象出现。现实中,“任务层层下沉”“材料频频催更”“工作强行摊派”的问题依然存在。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由此可见,推动“减”“赋”落实落地,关键要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上下功夫,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的问题,决不能让“减”“赋”本身成为新负担。 


基层治理中之所以存在“小马拉大车”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基层这匹“小马”拥有的职权相对较小,缺乏充足的权限与资源。随着社会治理的重心不断下移,区县和乡镇两级承担的任务事项常常超过自身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工作的摊子越铺越大,要求更高,责任更大,“小马”和“大车”之间不对称的矛盾突显。其二,部分上级机关部门缺乏“换位意识”,较少站在基层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有的“随意加码”,文件要求一个标准,具体执行又是更高的标准。特别是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意味着绩效考核的周期更短,对基层而言往往更为紧迫,基层干部感叹“难做到”。其三,不切实际、过多过滥的考核评比,常常出现“不接地气、奇葩任性”的考核指标。在考核重压之下,部分干部疲于应付差事,焦头烂额,甚至出现一味追求“材料生花”“数字政绩”等现象,工作跑偏致使政策走了样。 


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的关键,在于破解基层政府资源有限性和任务无限性的困境,并通过“为马赋能”“为车减负”“车马协同”三向发力,为基层减负赋能。 


首先,为“小马”赋能,做好“加法”,健全保障机制。通过“扩权赋能”、健全干部关爱机制、提供“过河”途径等方式,有效解决基层权能不足的问题。 


全文约252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县自然资源局“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及“十五五”规划思路
  2. 2025年小区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3. 财政局关于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自查报告
  4. 县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招采和法规股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5.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指导站各项工作职责、制度汇编10篇
  6. 县政协干部2024年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7. 2025年学校教师入党申请书
  8. 区统计局党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9. 统战部长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0. 2025年最新入党申请书
  11. 2025年入党申请书
  12. 区文物局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规划文物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
  13. 优秀网格员工作经验交流分享
  14. 打造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5. 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工作指引
  16. 县委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涵养“四种情怀”
  17. 国企党支部书记在公司党委巡察整改反馈会上的表态发言
  18. 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