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急用先行”要谨防几种倾向

2024-06-21

立法“急用先行”要谨防几种倾向


“急用先行”是近年来我国立法领域强调并坚持的重要原则。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指出,“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指出,“坚持急用先行,注重‘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法律草案起草、审议、修改效率,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如何准确理解这一原则并将其贯彻到立法工作之中,是深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 


急用先行的“急”与“先” 


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急用先行,强调的是立法回应社会现实问题的效率和立法对改革的适应功能。我国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适应改革需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引导、推动、规范、保障相关改革,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这表明,法治对改革的制度支撑功能,不仅限于被动保障,而且被拓展至适当超前的主动引领。改革的灵活多变特性也为法治尤其是立法环节的改革协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立改革急需之法”成为优化改革与法治关系的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实现法治化,首先是有法可依、有法能依,各领域的法治需求能否得到及时、全面、科学、有效的回应,能否适时、充分、深入地解决人民群众各方面急难愁盼问题,是衡量法治化的重要标准。在立法领域,急用先行原则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立法周期的“提速”,即分清立法项目的轻重缓急,通过“小切口”立法,化繁为简,管用几条制定几条,加快立法速度,提升立法效果尽可能满足“急”和“先”的要求,提升立法与特定改革的衔接效率。二是立法效果的“有用”,即既要正视现实的法治需求,也要强调实际立法成效。 


急用先行的前提是“安全度”  


当前,在立法理论和实务界存在用“立法加速度”来描述急用先行原则的现象,这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弯道超车”的特点,但也需要注意,“加速度”须以“安全度”为前提。把握急用先行原则,需要谨防可能产生的风险。 


全文约2643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