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基层治理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4-06-21

在推进基层治理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群众感知基层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温度的“神经末梢”。当前,我国的基层治理正在向全面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目标推进。基层治理事关如何解决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公共服务问题,事关如何把基层群众有效地组织到共同治理的过程中来,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场域,要求把人民民主的原则和精神真实地贯彻到基层治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这对基层政府而言,既是重大挑战,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难得机遇。 


着力提高基层政府的回应能力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在日常的治理活动中,基层政府部门每天都要面对大量与老百姓日常微观生活相关联的事务,都需要基层政府部门对其作出有效的回应,并根据一定的程序尽可能妥善解决。为了有效回应群众的需求和关切,基层治理者要着力提高回应能力,通过密切和频繁的沟通互动,扮演好“联系人”的角色。 


一方面,强化基层政府部门与基层群众的沟通和互动。基层政府部门与社区群众的距离最为接近,具有与群众密切互动的空间条件,也最能直接感知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基层治理者要花时间积极主动与群众进行直接、密切的互动,而不能只是坐等群众前来反映问题、做出被动回应。另一方面,强调多部门的联动和互动。基层社会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即使再细微,也可能有多样性的根源,不是某一个部门或个人单独能够解决的。因此,基层政府部门要具备主动去沟通和联系相关部门的意愿和能力,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努力实现从“群众围着部门跑”到“部门围着群众问题转”的转变。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基层治理实践就非常重视通过治理创新来提高回应能力。例如,有的地方创建“枫桥式”派出所、构建和运行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理模式创新,更加积极、主动和自觉地去发现和解决群众的需求和问题。 


扩大基层治理参与主体范围 


全文约240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工作指引
  2. 县委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涵养“四种情怀”
  3. 国企党支部书记在公司党委巡察整改反馈会上的表态发言
  4. 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5. 在县2025年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6.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总结评估报告
  7. 在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的讲话:学习法治思想
  8. 市交通投资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范文
  9. 村(社区)“两委”换届风险防范情况汇报
  10. 传达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违规吃喝问题交流发言:以规为矩筑清风,工会扬帆启新程
  11. 某县2025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情况
  12. 县工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3. (6篇)2025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计划重点任务清单范本
  14. 领导班子学习教育对照查摆问题清单(五个方面)
  15. XX党支部班子成员违纪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
  16. 学习教育“回头看”情况报告
  17. 烟草专卖局领导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心得体会
  18. 公司党总支关于《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情况自查报告
  19. 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不足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