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基层治理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4-06-21

在推进基层治理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群众感知基层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温度的“神经末梢”。当前,我国的基层治理正在向全面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目标推进。基层治理事关如何解决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公共服务问题,事关如何把基层群众有效地组织到共同治理的过程中来,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场域,要求把人民民主的原则和精神真实地贯彻到基层治理中的每一个环节。这对基层政府而言,既是重大挑战,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难得机遇。 


着力提高基层政府的回应能力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在日常的治理活动中,基层政府部门每天都要面对大量与老百姓日常微观生活相关联的事务,都需要基层政府部门对其作出有效的回应,并根据一定的程序尽可能妥善解决。为了有效回应群众的需求和关切,基层治理者要着力提高回应能力,通过密切和频繁的沟通互动,扮演好“联系人”的角色。 


一方面,强化基层政府部门与基层群众的沟通和互动。基层政府部门与社区群众的距离最为接近,具有与群众密切互动的空间条件,也最能直接感知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基层治理者要花时间积极主动与群众进行直接、密切的互动,而不能只是坐等群众前来反映问题、做出被动回应。另一方面,强调多部门的联动和互动。基层社会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即使再细微,也可能有多样性的根源,不是某一个部门或个人单独能够解决的。因此,基层政府部门要具备主动去沟通和联系相关部门的意愿和能力,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努力实现从“群众围着部门跑”到“部门围着群众问题转”的转变。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基层治理实践就非常重视通过治理创新来提高回应能力。例如,有的地方创建“枫桥式”派出所、构建和运行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理模式创新,更加积极、主动和自觉地去发现和解决群众的需求和问题。 


扩大基层治理参与主体范围 


全文约240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16篇)学习贯彻二十届精神心得体会合集
  2. 大兴调查研究专题党课讲稿:弘扬优良传统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3. 县自然资源局“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及“十五五”规划思路
  4. 2025年小区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5. 财政局关于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自查报告
  6. 县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招采和法规股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7.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指导站各项工作职责、制度汇编10篇
  8. 县政协干部2024年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9. 2025年学校教师入党申请书
  10. 区统计局党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11. 统战部长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2. 2025年最新入党申请书
  13. 2025年入党申请书
  14. 区文物局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规划文物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
  15. 优秀网格员工作经验交流分享
  16. 打造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7. 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工作指引
  18. 县委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涵养“四种情怀”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