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7-04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是依托城乡双向人力流、物资流和信息流形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开放性区域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坚实的支撑。当前,我国县域经济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变革期和加速期,亟须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赋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亟待破除三大认识误区。


破除“无关论”。“无关论”认为新质生产力应当在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进行实践探索,而与科技资源较为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的县域关系不大。这种观点没有看到县域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条件,也没有看到县域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涵盖的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数字经济部分生产环节的条件,更没有看到县域也是全国甚至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必需的重要一环。


破除“同一论”。“同一论”则是对立于“无关论”的另一个极端,它认为在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具有同一性,倾向于搞城乡区域一种模式。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之间的发展方式存在天壤之别,不同县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发展基础、资源禀赋迥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各有不同。因此,要立足实际、尊重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县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路径。


破除“绝对论”。“绝对论”认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是截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要消灭和取代传统生产力。“绝对论”既没有认识到两种生产力之间“你中有我”的渐进转化关系,也没有看到传统产业中也可能孕育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否定了新质生产力可以存在于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合理性。通过数字赋能、技术改造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达之一。


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目前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新质生产力创新转化不够足、新质生产要素集聚度不够高、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不够优等。为此,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要立足县域特点,坚持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有所侧重,注重“四个结合”,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文约1747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2篇)
  2. 医院副院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3. 主题教育个人自学计划表
  4. 支部班子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5. 乡镇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6. 机关单位党组书记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7.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8.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上年度整改+四个带头+个人事项+典型案例)
  9. 2025年学校党建工作计划
  10. 县团委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11.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2. 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点评意见(6个点评意见)
  13. 2024年公司党委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情况报告
  14. 宣传委员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5. 上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16. 市交通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7. (120篇)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四个带头)汇编
  18. 对照“四个带头”剖析“典型案例”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含2023整改事项_4方面15
  19.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2
  20.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