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影响
说到长城,我们自然会想到连绵起伏的墙体、雄伟壮丽的关隘;想到驻守的将士、征战的健儿;想到“万里长城永不倒”“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可以说,长城集实体形象、人文情怀、精神内涵于一体,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长城最早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开垦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中原政权向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推进农耕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游牧民族则时常以马上骑射的方式对农耕地区进行侵扰。为阻止游牧骑兵南下,各个时期的中原政权大多不约而同在农牧交错地带修筑长城,目的是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适度隔离,维护相互间的生产秩序,降低战争风险。所谓:“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但在客观上,长城却使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交往距离进一步拉近,经济、文化上的互补性日益增强,彼此间的交流往来更加密切,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长城强化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经济互动和依存
自战国秦汉以后,各个政权修筑的长城主要位于农牧交错带。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产品的单一性和不易保存性使他们需要得到来自农耕地区的粮食、手工业品及酒曲、茶叶等产品。同样,从游牧民族那里得到牛、马等大牲畜和畜产品,也有利于中原政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军事实力。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这种强烈的相互依存性与互补性,使长城内外各民族间始终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并呈现出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
在长城修筑前,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贸易往往呈无序的自然交流状态,由于没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交易常常难以完成。游牧骑手携带畜产品来到农耕地区,随时有可能将贸易转换成掠夺。长城修筑后,这种贸易在西汉初期转换成关市的形式。汉朝与匈奴订和亲之约,就包括了开放关市的规定。《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孝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有序的关市贸易,不仅使姑臧成为“富邑”,而且使这里的居民有了更多发家致富的机会,为长城地带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