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政务公众号发展的三个误区

2024-07-14

走出政务公众号发展的三个误区


政务公众号是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第三方社交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为了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近期,一批基层政务公众号宣布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此次政务公众号“瘦身”,既响应了《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也标志着政务公众号由自主性发展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从“蜂拥入场”到“有序离场”,政务公众号的地位和作用并未减弱。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建设服务型政府、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的重要渠道,政务公众号需要走出发展的误区,坚守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初心,“轻装上阵”,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政务公众号发展的三个误区 


一是账号“铺摊子、扯面子”。自2012年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营开始,从省到市再到县乡镇,政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政务新媒体账号已超过14万个。数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政务公众号多而不精、多而同质的乱象。有些政务公众号开而不管,甚至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僵尸”“空壳”“睡眠”账号。一方面,有些政务公众号不是基于实际需要,而是出于“唯恐落于人后”的非理性心态,最终铺摊子的“抢位赛”演绎成了冷冷清清的“表演赛”。另一方面,有些政务公众号片面追求不落伍“有面子”,为了数字好看,忽视内容建设,通过下任务、拉人头、求关注、派转发等方式进行“刷号”和硬性推广,这些强制性命令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层负担,令政务公众号背离了传播政务信息、服务群众的初衷。 


二是内容“装样子、捅娄子”。政务公众号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在内容装样子,陷入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误区。因为“不敢发,不会发”,部分账号看似热热闹闹,但大部分都是转载和复制粘贴,缺乏原创性、时效性。有些内容则只是“官话套话”,在形式上做到了“诚意满满”,却没契合新媒体用户的真实需求,难以与用户真正共情,在社交媒体中“水土不服”。还有部分账号缺乏内容审核机制,有的出现专业性错误内容,有的公号私用盲目“吸粉”,发布不良信息,引发社会舆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全文约2914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民主生活会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存在问题深度剖析
  2. “习语”金句选编100篇
  3. 国企领导干部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4.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2篇)
  5. 医院副院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6. 主题教育个人自学计划表
  7. 支部班子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8. 乡镇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9. 机关单位党组书记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10.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11.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上年度整改+四个带头+个人事项+典型案例)
  12. 2025年学校党建工作计划
  13. 县团委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14.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5. 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点评意见(6个点评意见)
  16. 2024年公司党委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情况报告
  17. 宣传委员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8. 上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19. 市交通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20. (120篇)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四个带头)汇编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