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独特 独特写——评析一篇新颖的经验型佳作
在浙江大地上,若要挑出一个依靠改革实现“逆袭”的地方来,义乌定是“候选者”之一。从一处穷乡僻壤,到“世界小商品之都”横空出世,义乌的发展历程很励志,也很有代表性。
前两天,“浙江宣传”发布的《“无中生有”何以可能》一文,开头提到一个重要细节——2006年6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义乌调研时指出,义乌的发展简直是“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这让很多读者对“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产生了浓厚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加更”一波,从这三个成语进一步探究义乌的改革发展之路。
一、“莫名”自有“其妙”
为什么是义乌?义乌最初没什么特殊政策和区位优势,甚至毫不起眼,“鸡毛换糖”的生意在很多地方也出现过,却唯独在义乌飞上了天。
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有迹可循”。
义乌人自有求变的精神。义乌的“开局”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三面环山,土地贫瘠。过去,那里的人们一度穷得无米下锅。改革开放以后,义乌人开始与“贫瘠的自然”抗争,农闲之余手持拨浪鼓,肩挑买卖,用红糖、草纸等廉价物品,换取鸡毛以及其他废品,再加工后卖出,以获微利填补家用。这便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鸡毛换糖”。
义乌人自有勤劳的品质。“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义乌的崛起,与义乌人民的勤劳息息相关。正如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所还原的,没有一代代义乌人走街串巷、不辞辛劳的积累,那拨浪鼓就敲打不出鼓舞人心的精神节奏。“鸡毛换糖”既是义乌人创业初期的写照,也体现着义乌人不怕苦不怕累、敢闯荡敢拼博的品质。
义乌人自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习近平在浙江》记载,习近平同志提起唐代义乌籍诗人骆宾王时曾诙谐地讲:“我说义乌的发展是‘莫名其妙’,其实奥妙就在丰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何止是骆宾王,还有宗泽、陈望道等仁人志士沿袭着刚正勇为的文化基因,汇聚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激励一代代义乌人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历经岁月淬炼,人们百折不挠地奋斗,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顺势实现一次大的蜕变。义乌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源于此。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