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各民族文化融合之都
历史上,不少朝代在北京建有都城,其中,元朝在这里建造的大都城,是中国统一王朝第一次在北京定都。元大都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元朝是由蒙古族这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大都的规划建造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是各民族相互融合、各民族文化互动共生的生动体现。因此,元大都的建造,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元大都整体格局体现出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元世祖忽必烈在取得皇权之后,就着手在中原地区建立一座都城,来取代蒙古国原来的都城和林。他在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在金中都旧城的东北面建造一座新的都城。这座都城,是一座平地而起的都城,为此,他在选定以金朝旧行宫大宁宫作为皇城中心之外,又在皇城北面设定了一个基准点,作为整个都城的中心,这个基准点被称为“中心台”。这座通过设置基准点来建造的都城,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都城建造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正是在以这个基准点为坐标的情况下,一座南北略长于东西的长方形都城建造起来。据《元史·地理志》记载,“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而在这座新建的都城里,作为元世祖忽必烈最重要谋臣的刘秉忠,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而他规划的主要依据,就是《周礼·考工记》中的都城理想模式,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刘秉忠在建造大都城时,基本上遵循了这个规划的原则,把太庙(即祖)设计在了皇城左边的齐化门(今朝阳门)内路北,而把社稷坛(即社)设计在了皇城右边的平则门(今阜成门)内路北。这种规划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特色。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