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研究报告(高校)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加之20XX年初至2022年底新冠疫情的推波助澜,“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信息化教学亦是教育现代化实现和提升的重要指标。互联网、信息化给教学及相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效率,高校是信息技术应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网络作为教学管理以及宣传阵地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互联网、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时常伴随着一些负面甚至违反意识形态、违背师德师风、背离客观常识内容以及激烈矛盾冲突的观念的出现,这对青年学生、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青年学生成长以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构需要面对的情况更加多元复杂,风险点更加隐秘,更加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认真研究,寻找合理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青年学生教育与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本文将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梳理,然后提出防范的风险措施和建议,以期发挥好互联网、信息化的正向作用和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能力,助力高校教学管理以及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存在的风险点
高校作为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及前沿,切实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极为重要。习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提出高等院校需“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他把网络及其安全问题提升到强国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2016年中央专门召开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需要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因为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以及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为多元意识形态和多元的文化思潮提供了很大空间,这样就给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安全带来较大的实际挑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点更加隐秘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