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看“急难愁盼”民生痛点
“急难愁盼”民生痛点是人民群众面临的一些紧迫、困难、忧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切身利益,关系民心取向。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已达32.85ZB,同比增长22.44%,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和治理要素。发挥大数据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解决“急难愁盼”民生痛点,对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信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大数据为眼,及时发现和感知民生痛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痛点问题。人民群众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急难愁盼”民生痛点。大数据在发现和感知“急难愁盼”民生痛点时具有显著的优势,搜得快、瞄得准、挖得深,可以实时监测民生痛点等问题。
一方面,发挥好大数据时效性强的内生禀赋。诸如“黄金4小时”原则就体现了大数据时效性高的基本特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聚焦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痛点,实时监测和分析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舆情信息,实时记录用户的上网和通信行为,实时分析网络词频热点,从而第一时间发现和应对就业、住房、教育、交通、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从社情民意大数据中及时感知民生痛点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好大数据多源数据挖掘的独特优势。针对扶贫、养老等需要精准定位特定人群的民生痛点问题,采用大数据技术汇聚多源数据,通过区域、年龄、性别等多个维度准确定位收入低、养老难等民生痛点问题的关键人群,从而“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民生服务。同时,还可通过大数据的网络情感分析等技术手段,在民生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中广泛搜集民意,准确感知人民群众的正面或负面情绪观点,精确分辨民生问题的“轻重缓急”。
以大数据为脑,智能分析和研判民生痛点。大数据可以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利用海量数据做支撑,实现智能化预测、精准性模拟和科学化决策,以“数治”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创新民生痛点问题的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