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格尔》:勇士的乐土
20XX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各民族“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强调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
《江格尔》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其艺术成就可与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古印度的《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以及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相媲美,一同成为世界古典文学史上璀璨的珍珠。
史诗的戏剧张力
《江格尔》主要讲述以江格尔为首的12位英雄率领6000余名勇士,抗击敌人入侵,降妖除魔,收服众多部落,建立理想家园“宝木巴”的故事。数百年以来,《江格尔》史诗一直以口耳相授的形式在我国新疆的卫拉特蒙古族中流传,并演变成为戏剧、民歌等多种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江格尔》迄今共有60多部,内容长达10万余行,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中章节最多、篇幅最长、艺术技巧最为精妙的作品。
《江格尔》最初产生于阿尔泰山与额尔齐斯河一带,17世纪随着卫拉特蒙古各部的迁徙,逐渐流传至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19世纪初,德国学者贝格曼最早记录并翻译俄国卡尔梅克人传唱的《江格尔》。后来,俄国学者陆续用俄文、托忒文刊布了《江格尔》的部分章节,进行较为系统地整理研究。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江格尔》作出初步评介和注释。至90年代中期,我国史诗学界已涌现出诸如仁钦道尔吉、贾木查、巴图那生等一批研究《江格尔》的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江格尔学”的发展。如今,《江格尔》宝贵的文艺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青睐,“江格尔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很多国家都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