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言遇上发言,怎样让你的发言从容胜出
在机关单位工作,大会小会多,发言的机会自然也多。发言的水平高低,大则关系到会议质量和单位形象,小则影响到个人形象乃至发展前途。特别是在同一个会议上或者活动中,如果安排有多位同志发言,发言者之间必然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关系。你的发言出类拔萃,就很可能会引起领导注意、得到上级赏识,进而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现实中,因一鸣惊人而改变命运的事情并不鲜见。
兵法中说:“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虚实篇》)。同场同台发言,是“台上三分钟”的较量,更是“台下十年功”的比拼。听到胜过他人的精彩发言,很多人只是直观地觉得好,注意力集中在发言的内容上,对于“胜之形”背后的东西却关注不到、思考不深,更不能发掘出来、化为己用,这确实有些可惜。制胜,重要的是“制”的策略而不是“胜”的结果,对于后人旁人来说,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那么,当发言遇到发言,怎样才能克“敌”制胜呢?根据我的经验和体会,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胜在思想重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做任何事情,思想重视的程度往往决定做事的态度、行动的力度。对发言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发言本身。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重视发言、重视发言的机会。按照稻盛和夫的人员分类,有的人属于“不燃型”的,做什么事情都缺乏动力、没有激情,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发言的任务,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实在躲不过、推不掉就应付了事,对发言的质量高低、效果好坏,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发言,势必会流于形式走过场。与此相反,有的人则属于“自燃型”的,一旦有发言的机会,就像好战分子一样热血沸腾、兴奋不已,主动争取机会,牢牢把握战机,迅速投入战备,绝不放过、不错过任何一次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只有像后者这样对待发言,才能激活动能、释放潜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另一方面,要重视竞争对手。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发言席上的竞争对手虽然不是我们的敌人,但只要竞争关系存在,就应当敢战能胜——不唯有迎战之勇、必胜之心,还当有取胜之方、制胜之能。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