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其心以察之,平其情以出之”——文献学家余嘉锡的治学之道
余嘉锡(1884—1956年),字季豫,号狷翁,湖南常德人,文献学家、目录学家、文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余嘉锡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勤于著述。他治学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更不先入为主,多闻阙疑,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博考详究,下笔不苟,坚持“虚其心以察之,平其情以出之”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博览群籍,“穷日夜读之不厌”
余嘉锡倡导治学首先要勤奋不倦,读书要广博,“读书未博,故立言不能无失”。他曾在《黄顾遗书·序》中称赞清代著名校勘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顾)千里读书极博,凡经史小学、天算舆地、九流百家、诗文词曲之学,无所不通。于古今制度沿革、名物变迁,以及著述体例,文章利病,莫不心知其意。故能穷其旨要,观其汇通。”
余嘉锡自幼嗜学,读书用功颇勤,且博闻强记。他从小接受家教,其父余嵩庆,曾进士及第,深通经史,亲自为他启蒙授课。受父亲教诲,他勤奋不辍,阅读了大量文史典籍,自称“嘉锡颇知嗜学,发簏中书尽读之”“遂斐然有述作之志”。十四岁时,作《孔子弟子年表》,读《郁离子》,效其体著书数万言。十六岁时,为《吴越春秋》作注。十七岁时,购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则大喜,穷日夜读之不厌”。李国良在《怀恩师余季豫先生》中回忆说:“先生博学多闻,涉猎至为广泛,常谓‘读书五千册以上’,较之南皮张氏《书目答问》所列诸书,远超过之。”
余嘉锡还主张读书需要反复读,据周祖谟、余淑宜撰写的《余嘉锡先生传略》所载,“先生终日手不释卷,一部书要读好多遍”,认为“四部书,熟悉千余种,皆知其高下浅深”。余嘉锡曾引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颜之推所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引用《魏志·王朗传注》中董遇所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并指出,虽然很难达到观遍天下书,也很难达到书读百遍,但是“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先致力乎根柢,循序渐进,不凌节而施”
余嘉锡认为,做学问要致力其根本,治之有序、择之有道。正如他在《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中说:“盖君之读书,先致力乎根柢,循序渐进,不凌节而施。”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