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传统文化意蕴
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北京中轴线见证了古都北京700多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理想的都城规划传统和秩序,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
北京中轴线:承载着都城空间规划之美
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具有传统“择中”理念,选址追求“天下之中”,城市布局追求“中轴对称”。今日的北京中轴线始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元朝“戊午,立提点宫城所。析上都隆兴府自为一路,行总管府事;立开元等路转运司。城大都”。元大都的建设,经过了周密的规划设计,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遵循了中原王朝都城建设的传统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思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整座城市规划整齐,经纬分明,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理想都城范式。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记载:“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营建的,沿用了元大都城中轴线,但在中轴线布局和建设方面创新颇多。嘉靖年间增建外城,将中轴线向南延伸至永定门,把天坛、先农坛安排在中轴线南端的两侧,增强了中轴线南端中心明显、左右对称之感;同时也使得明北京中轴线的纵深感更强,建筑内容、空间序列层次更加丰富。明代将“左祖右社”两个祭祀场所安排在紫禁城前、中轴线两侧,进一步强化“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更加突出了中轴线的中心之感。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都城空间规划之轴,控制着城市的空间布局。它是统领整个北京城建筑布局的脊梁,是北京城市规划的基准线和起始线,整个城市依它而展开。它统摄了历史上北京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城相套”的总格局,城墙、城门以及全城道路系统的总框架,还统领了诸如天、地、日、月“四坛”,风、雨、云、雷“四庙”等重要场所的布局。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