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多民族共筑共生的融合之都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草原,是元代的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都城遗址。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世界遗产委员会官员苏珊指出,“中国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元上都遗址珍藏着多民族共筑共生的历史记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百年辉煌,生动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
多元融合的设计理念
元上都城址的建立,是元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其城市建制蒙汉杂糅,结合了多民族的设计元素,形成了既有游牧民族地域文化色彩,又有中原汉地建筑特色的城市建筑群。元上都的都城形制按照宋代《营造法式》设计,四周搭建了四方形的城墙,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清晰的中轴线,划分出整齐对称的街道。中轴线两侧建设有大型建筑,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建中立极”的思想。元上都的整体布局秉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理念,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特点。
在元上都的营建过程中,多民族士人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忽必烈派遣刘秉忠负责元上都的选址与建造工作,中原人董文炳、贾居贞、谢仲温负责董领其建造工程。水利家郭守敬开凿了铁幡杆渠,巧妙地将铁幡杆山汇集的洪水引入滦河,避免上都发生洪涝灾害。西域人扎马鲁丁将阿拉伯的天文学技术传入中国,负责上都司天台的各项事务。元上都的营建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
至元三年(1337年),上都开始营建宫城的主体建筑——大安阁,它是将宋代与金代故都汴京的熙春阁迁建至此。作为元上都的正殿,是元朝皇帝处理朝政、接见外国使臣、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这种对中国式建筑的移植,象征着元代对中原王朝正统性的承继。大安阁高220尺,是一座纯木质榫卯结构的楼阁,殿阁面阔9间、进深5间,寓意为“九五至尊”,气势雄伟,元人周伯琦曾有“大安御阁势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的感慨。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大安阁西南角出土的汉白玉雕龙角柱,柱上有五爪腾龙、牡丹、菊花、荷花的浮雕,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的实物见证。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